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共有25项技术入选,其中一项“基于细颗粒物团聚的烟气电除尘强化技术”由湖北科研人员历时二十年研发成功,是目录中唯一一项应用于燃煤电厂细颗粒物污染防治的推广技术。
据了解,为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技术进步,满足污染治理对先进的技术的需求,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组织从全国征集并筛选了一批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先进的技术,编制形成2021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入选目录的推广技术是在环境治理技术需求热点领域经工程实践证明的成熟技术。
“基于细颗粒物团聚的烟气电除尘强化技术”由武汉天空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研发而成。该技术突破了单一污染物治理屏障,破解了燃煤电厂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的“卡脖”难题,可实现一套设备同时对工业领域脱硫废水零排放、PM2.5和三氧化硫排放等多污染物的协同治理,开创了在空气预热器前端利用高温烟气以废治废的环保新思路。
据介绍,三氧化硫是比二氧化硫毒性强十余倍的有害化学气体,具有强腐蚀性,会形成气溶胶、蓝色烟羽和酸雨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严重污染空气环境质量。对于燃煤电厂来说,脱销系统中的逃逸氨与烟气中的三氧化硫生成硫酸氢铵凝结物,加剧了空气预热器的腐蚀和堵灰,增添设备运行能耗,加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电厂安全运作。尤其是在“双碳”战略目标下,煤电更多起到调峰保障作用,在中、低负荷运行趋多工况下,硫酸氢铵沉积带向空气预热器高温段漂移,将会造成更严重的堵塞和腐蚀。
武汉天空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湧介绍,团聚技术通过脱除烟气中的非常规污染物三氧化硫,减少硫酸氢铵生成,降低烟气酸露点,减少了空气预热器腐蚀与堵塞风险,是目前唯一在空气预热器前实现三氧化硫经济高效脱除的技术;并且可根据煤电灵活调峰需求,达到不一样的三氧化硫脱除率,突破性解决了一直困扰燃煤电厂的空气预热器堵塞和设备腐蚀的“卡脖子”难题;同时降低空气预热器压差,提高空气预热器传热效率,降低排烟温度,真正达到节能降碳增效的目的。
据统计,全国电厂若广泛采用该技术,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4150万吨,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2021年12月10日,由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永椿教授负责,武汉天空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参与研究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燃煤过程中砷、硒、铅等重金属的控制技术”课题四顺利通过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组织召开的综合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针对不一样应用场景形成了多种重金属解决方案,具有较强行业竞争力和大范围的应用前景。
此项技术利用全球首创的“异相凝并强化脱除重金属技术”,向烟道中喷入自主研发的团聚液,将气态、细颗粒状重金属吸附在团聚液表面,降低其毒性的同时促使细颗粒物凝并长大,以此来降低最终排入大气的重金属浓度,实现了对气态重金属的直接捕集,弥补了传统超低排放技术的不足,提高了现有除尘装置对砷、硒、铅等重金属的捕捉效率,从源头治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同时还具有组合灵活的特点,能够结合团聚技术实现重金属、脱硫废水、细颗粒物(PM2.5)、三氧化硫等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治理,为火电行业重金属排放控制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
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湖北能源集团鄂州发电有限公司、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黄石热电分公司、国电长源第一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大规模的公司,其中华电湖北黄石热电公司的项目于2021年10月经过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检测,各项指标均达性能验收标准,基本实现零排放。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