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6-20 14:07:50 | 作者: 无插件360体育直播
为加快推进我省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先行区建设和我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我市产业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支持企业强链、补链、延链,结合我市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和青岛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等要求,在广泛征集需求和专家论证基础上,经研究决定,现启动2024年青岛市产业集群培育专项强链计划和未来产业培育专项新兴起的产业培育计划(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本次申报分为揭榜制和竞争择优,其中揭榜制项目是围绕我市产业应用导向和科技成果转化,调动各方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供应链对接设立的项目。请相关单位按照指南要求积极申报。
研究内容:针对国内中央空调行业较大程度依赖国外公司制作的大冷量高能效无油离心压缩机和国内压缩机的制冷量、效较低的现状,围绕陶瓷液浮无油离心压缩机国产化需求,聚焦研制大冷量陶瓷液浮无油离心压缩机需解决的在非稳态极端工况控制难题,提升无油离心机产品能效。研究陶瓷液浮无油压缩机润滑系统,突破低粘度正压制冷剂应用于陶瓷液浮离心压缩机的润滑难题;研究高精度能效监控技术,解决机房能效测量成本高、误差大的问题,实现每台机组控制器高精度实时反馈制冷量和能效的功能;开发高精度轴向载荷实时反馈算法及动态平衡控制技术,优化轴承使用载荷环境,提升轴承工作寿命;开发机组交直流两用柔性供电技术,提升清洁能源直流电的用电效率。
开发可满足国内中央空调行业需求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冷量陶瓷液浮无油离心压缩机及系统,主要性能指标不低于同种类型的产品的国际领先水平,标准工况下最大制冷量不低于1200RT,COP≥6.90,IPLV≥9.50;开发专用金属橡胶阻尼器可实现最大转速下压缩机振动速度<1.0mm/s;研究轴承轴向载荷实时反馈和动态平衡技术,实现轴向载荷≤2000N;解决低粘度正压制冷剂应用于无油离心压缩机的润滑技术难题,实现制冷剂泵和系统压差双供液模式及自动调度,供液过冷度≥3℃,制冷剂泵年工作时长占比降至3%以内;突破大冷量陶瓷液浮无油离心压缩机高精能效监控技术,控制器实时反馈制冷量和能效,误差≤3%;采用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实现机组的交直流两用柔性供电功能;申请发明专利≥3项、制定行业/企业标准≥1项;项目执行期内建成陶瓷液浮无油离心压缩机产线%,相关这类的产品实现在商业综合体、医院学校、工业生产厂房等不少于3个领域应用示范,产销量≥50台。
研究内容:针对国内邮政业邮包内违禁品透视识别对太赫兹智能安检设备的需求,突破超快高阻光电导材料制备和有源区高损伤阈值设计技术,实现宽谱太赫兹源的国产化生产;突破太赫兹信号增强结构设计、超晶格刻蚀与垂直电极微纳加工的技术,实现高灵敏太赫兹探测器的制备;突破微米精度的高速光机系统模块设计与生产技术,实现高速光学延迟线的制备;突破太赫兹光谱信号畸变矫正、微弱信号提取与多特征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包裹内违禁品识别;建立典型邮政业违禁品光谱数据库,形成应用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光谱范围0.1~4.0THz;动态范围≥70dB;太赫兹源和探测器感光波长典型值1550nm,最长可达1570nm;扫描范围≥100ps;扫描速度≥100Hz;频谱分辨率≤8GHz;纯品违禁品的光谱识别准确度≥98%;违禁品混合物的光谱识别准确度≥80%;识别典型违禁品种类≥7种;满足10号~12号邮政标准尺寸箱等包裹检测需求;工作时候的温度范围0~40℃;工作湿度范围0~80%RH;满足≥3种实际应用场景的检测及产业化生产需求;申请发明专利≥10项。
需求目标:针对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海洋舰船、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叶轮、叶片、底盘、壳体等各类复杂曲面结构件的高精密金属切削加工需求,研发一款高精度复合型直驱式五轴数控龙门铣床;围绕多种精密加工行业,针对内孔和外圆有较高同心度和精度要求的轴承圈、盘类、环类等零部件加工需求,开发一款高精度立式坐标磨床,实现对圆弧、球体、锥体、内孔、外径及端面的高精度磨削。
②研制高精立式坐标磨床:台面尺寸Φ550×420mm,工作台负载300KG;X轴、Y轴、Z轴定位精度≤0.003mm;X轴、Y轴、Z轴重复定位精度≤0.002mm。
(4)家电类大型复杂注塑模具高精度制造与稳定化绿色注塑关键技术探讨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国内家电类大型复杂注塑模具制造精度不高以及大型复杂塑件注塑工艺稳定性差现状,聚焦大型复杂注塑模具高精度制造与稳定化绿色注塑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开展大型复杂塑件结构轻量化设计技术、气体辅助注塑成型工艺和大型注塑模具复杂表面的高精度、高效率数控加工技术、塑件稳定化绿色注塑技术探讨研究,建立注塑工艺过程可靠性仿真分析系统,实现塑料结构件的轻量化和外观品质提升,提升模具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构建“黑灯工厂”示范生产线,实现家电塑件的大批量智能化、无人化生产。
研究并应用大型复杂塑件轻量化设计及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保持塑件使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家电类塑件减重≥10%;采用高效率、高精度数控加工技术和加工误差补偿技术加工电视机外壳、白电装饰件、汽车空调系统等高端大型复杂注塑模具,加工精度0.005mm~0.010mm,加工效率提升≥15%;模具注塑工艺过程可靠性仿线%以上,智能化、无人化“黑灯工厂”示范生产线万件。研制该类型高端注塑模具≥200套,实现高精度智能家电模具及相应大型复杂精密塑件的本地化量产;申请发明专利≥4项,制订行业标准规范≥2项。
需求目标:针对油气开发领域定向钻井装备存在的测量与控制精度不足、井下地质与工程参数较少、导向工作模式单一等问题,开展油气开发领域定向钻井装备高精度旋转导向测控技术、地质导向边界探测技术、井下一体化平台集成、产业化平台建设等关键技术探讨研究,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智能化旋转地质导向高端定向钻井装备,实现产业示范。
①总体性能指标:旋转导向造斜率12°/30m,耐温≥165℃,耐压≥140MPa,适用井眼尺寸Φ215.9mm,具备配套方位伽马、方位电阻率、边界探测等地质导向仪器功能,连续无故障上班时间≥200h。
②测控性能指标:井斜测量精度±0.1°、工具面测量精度±0.5°、导向控制精度±2.5°,具备小井斜测量与垂直钻井能力。
③地质导向指标:伽马测量范围0~500API,伽马测量精度±,电阻率测量范围0.1~3000Ω·m,电阻率测量精度±1%(0.1-60Ω·m)&±0.2mS/m(60Ω·m),边界探测深度不少于5m。
④建立年产50串以上的生产线,以及同等规模的检测和维保能力;研制旋转地质导向系统25串以上,规模化推广应用不少于100井次,储层钻遇率≥95%。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复杂水体环境和日益多样化的污染物监测和水质检测分析仪器被进口设备垄断的现状,研发全光谱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分析仪。研发一款开放式自清洗可调光程采测分离的一体化浸入式探头,解决全光谱多参数水质在线分析仪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稳定性不足、抗干扰能力差、运行漂移的问题;研发水体自动识别的神经网络技术,构建水质全光谱数据AI智能模型,解决在不同水体环境(海水、地表水、污水的色度干扰)检测时出现检验测试的数据失真无法准确定性定量的问题;建立复杂环境水体特征“光谱指纹”信息库,实现对特定污染源快速准确溯源;研发一款以闪烁氙灯作为测量光源、以平场凹面全息光栅和MOS图像探测器为传感器的UV-VIS(紫外-可见光)光谱检测器,满足秒级检测响应时间需要,实现实时监测分析;研发一款AI全光谱水质在线监测分析仪,实现在复杂水体环境中多参数实时定性定量分析。
研制的全光谱多参数水质监测分析仪主要性能指标不低于国际同种类型的产品先进的水平,仪器检测响应时间≤10s;仪器检测各因子相对标准偏差≤5%;准确度±10%;加标回收率80%~120%;波长范围:185nm~850nm;光程 :1mm,2mm,5mm,10mm,20mm,35mm;测量范围 :COD :0~500 mg/L、BOD:0~1000mg/L、NO3-N :0~70mg/L、TOC:0~150mg/L;精确度:±3%,分辨率±1%。水质全光谱数据AI智能模型的样本≥800个;“光谱指纹”信息库样本≥100个;仪器实现产业化,可用于多载体巡航监测,开展饮用水、河流、海水等水质监测示范工程≥3个。仪器产能≥5套/年。申请发明专利≥3项,申请软件著作权≥5项。
(7)极低温制冷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及mK级无液氦稀释制冷机研制与应用(揭榜制)
需求目标:针对我们国家量子计算产业所需的mk级稀释制冷机面临的自主产业化能力不够等问题,聚焦研制mK级无液氦稀释制冷机要解决的极低温换热器制备、气体循环设计、冷头减振、极低温装备检测和极低温条件下换热能力低及稀释制冷机运行可靠性不足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K级无液氦稀释制冷机,并实现产业化。
①主要技术指标不低于国际先进同种类型的产品指标:最低运行温度≤10mK,温度控制范围10mK~30mK,制冷功率@100mK≥200μW,冷却时间(室温至基础温度)≤48小时(无LN2),混合室法兰直径≥290mm,线年。
②建立1套适用于mk级无液氦稀释制冷机的极低温性能测试平台,能同时测量2套以上极低温设备,且满足产业化生产需求,测温范围:10mK~30mK,温度误差5%。
③建立1条可满足我们国家量子计算产业所需的mK级无液氦稀释制冷机产线台/年,结项时销售台数≥10台。
(8)基于INS/ODO/GNSS的深组合车载导航系统的关键研发技术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的车载组合导航系统存在耐温低、体积大、可靠性差、精度低、成本高的问题,聚焦基于INS/ODO/GNSS深组合技术的自主高精度惯性导航解算以及误差补偿算法和耐高温被动元器件选型、高温电路系统模块设计及从芯片到模块、电路板、再到系统级别的热管理技术,研究基于高集成度混合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高温车载组合导航电路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针对无人驾驶应用市场规模化需求,研究车载组合导航系统产业化、实时在线测试与标定技术。研制出可工程应用及产业化的高温车载深组合导航系统,满足新能源汽车对惯性导航的高可靠性、高精度、低成本、小体积测量要求。
研制适合新能源汽车的基于INS/ODO/GNSS的深组合车载导航系统,主要性能指标不低于国际同种类型的产品,在复杂行车环境下,导航系统位置精度≤0.05m,速度精度≤0.02m/s,横滚俯仰角≤0.03°,航向角≤0.05°,工作时候的温度≥125℃,平均无故障上班时间100000h,抵抗震动的能力大于5g(RMS);采用小型化、高可靠、高集成度混合集成电路工艺,小批量生产样机≥6台套;建立具备产能≥5万只/年的生产能力的生产线家主机车厂定点应用;申请发明专利≥4项,申请软件著作权≥5项。
研究内容:针对卡车在传统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下存在的分立电控单元功能单一、版本多、算力利用率低、通信繁琐或不互通、策略干涉甚至冲突,以及整车配电不可控不可测、整车安全策略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开展域集中及中央计算式电子电气架构、SOA、专用域控制器及边缘单元的研究与开发。
研究域集中及中央计算电子电气架构下各控制器功能界限、交互关系、指导交互关系的模式、模式约束,实现座舱交互信号解耦、通信协议标准化、配电系统可控可诊断、三种人机交互技术集成、电控单元降品种、整车线束降长度;研究卡车智能座舱通用SOA,突破软件分层及解耦、API接口标准化、服务组件通用化等问题,提供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软件测试及评价解决方案;实现通用域控制器及边缘单元的开发及批量应用,实现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平台级硬件革新,提供专用开发、测试工具链设备及软件。
考核指标:研究与应用域集中及中央计算式卡车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开发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及边缘传感执行单元,主要技术参数不低于同种类型的产品的国际领先水平,座舱配电回路主动控制率及诊断率不低于99.99%,人机交互技术≥3种,单车减少控制单元品类≥50%,减少座舱线%;开展SOA研究与开发,软硬件解耦率≥95%,提供SDK并支持三方模块集成,开发软件测试评价标准≥2项,配套工具链设备或软件≥3款;在整车公司实现1款以上车型的正向设计、试装、验证及评价;申请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3项。
研究内容:聚焦集成电路产业28-14nm工艺节点对离子注入的需求,研究低能离子束高效传输技术、离子光学系统模块设计、长寿命大束流离子源设计、离子束大比例减速技术、低能离子束角度及束均匀性检测和校正技术等关键内容,开发满足28-14nm离子注入工艺需求的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样机,解决在28-14nm工艺制程中的超低能浅结掺杂注入工艺需求。
1σ<1.0%;离子能量<10keV时,1σ<1.5%;注入剂量重复性:离子能量>10keV时,1σ<0.7%;离子能量<10keV时,1σ<1%。形成满足28-14nm工艺需求的离子注入机样机,完善产品测试验证平台。形成14nm大束流离子注入机自主知识产权,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需求目标:研究MiniLED显示领域超高速巨量转移技术、高精度定位与控制技术、高效率键合工艺技术、精密光学处理及精密封装技术,突破传统工艺方法及设备瓶颈,完成MiniLED显示领域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及产业化。
①单机单工作台的LED芯片转移效率达到40k~50kpcs/h,单次芯片转移数≥7000个;
②单机单工作台的LED芯片键合效率达到120k~160kpcs/h,单次键合的LED芯片数量10k~15kpcs;
⑤量产产品技术指标:像素点≥P0.46mm,光学均匀性≥95%,灰度等级≥16bits,静态对比度≥20000:1,可视角度≥160°,亮度600~1000 nits可调,色域≥125%NTSC;
①建成总体产能≥1000kk像素/年的产线种型号以上的量产产品,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且全部通过CCC认证。
将CPU、DSP以及可重构算法加速器等进行集成,实现芯片级统一的可支持多种卫星通信体制的硬件平台;研究多制式波形软件动态加载切换技术,实现软件定义功能的多模通信波形融合,形成支持动态加载、启动波形控制和数据接口的能力;研制高集成、低成本、小型化通用窄带卫星通信模组,可集成低轨窄带卫星通信波形,具备动态加载天通国内窄带卫星波形能力;研究卫星通信车载应用技术,开发满足车辆前装要求的卫星通信终端,形成基于模组的乘用车应用硬件平台,实现整车卫星通信终端应用。
考核指标:硬软件平台支持多种体制波形,支持按需资源分配和动态切换;卫星通信模组工作时候的温度-40℃~85℃,休眠待机平均功耗≤200mW,支持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支持自动寻星和自动接入,接入时间≤2分钟,数据误码率≤1×10
;车载卫星通信终端具备CAN通信接口、蓝牙接口,工作时候的温度-40℃~85℃,休眠待机平均功耗≤350mW,主机重量≤300g,主机尺寸≤750cm3;配备全向天线,实现数据从终端、平台到卫星的全链路贯通,空旷对天状态下主叫通信成功率≥95%;形成完整样机,完成上车验证测试;申请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成熟度:项目实施期结束后不低于8级(产品级)。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12寸国产衬底的超薄晶圆硅IGBT器件工艺设计和制备技术,提升IGBT器件产品良率;开发多元胞并联设计仿真模型,优化设计和工艺迭代流程,提高硅IGBT产品工作频率、降低通态损耗;研究组合型终端结构的设计原理,解决传统单一型终端结构的保护效率限制的问题,设计开发紧凑型终端结构;研究宽范围、高精度等离子体注入浓度调控技术,实现高可靠性、高一致性硅IGBT器件产品开发。
实现硅IGBT自主研发平台搭建,具备600V~1200V硅IGBT器件设计和关键工艺制备加工能力;实现基于12寸国产衬底的IGBT器件产品良率90%以上;实现高性能600V~1200V硅IGBT器件制造,阻断电压范围600V~1200V,IGBT通态饱和压降小于1.8V,通态电流大于25A;
实现0.3μm极小尺寸沟槽下高性能硅IGBT器件研制。实施期内具备30000只产能的能力,生产阻断600V~1200V级硅IGBT芯片1000只。申请发明专利≥5项。技术成熟度:项目实施期结束后不低于10级(销售级)。
(5)基于国产化逆导IGBT(RC-IGBT)的智能功率模块(IPM)设计开发及产业化(揭榜制)
需求目标:针对传统IGBT和FRD方案的IPM产品存在芯片贴装数量多、芯片温度波动大、小pitchIGBT芯片短路耐量短、IPM模块导通和开关损耗大、功率密度低、封装UPH低、体积大等问题,研发国产化逆导IGBT(RC-IGBT)芯片和基于RC-IGBT芯片的高电流容量IPM智能功率模块产品,达到国际通用的可靠性指标,在变频家电、小功率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应用。
①产品电压650V,产品电流覆盖10~15A,短路耐量≥6us,导通压降≤1.8V;2倍额定电流关断能力;高温反偏HTGB、HTRB以及H3TRB,目标值≥1000h;形成系列国产化RC-IGBT芯片产品。
②开发一款RC-IGBT的IPM封装平台,产品平台电流覆盖5~15A(≥2种产品);电路拓扑实现3相拓扑;产品结构具备650V相同电流等级产品的能力;形成基于国产化RC-IGBT的智能功率模块产品。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高精度电流传感器的隧穿磁阻膜堆及磁场退火技术,研发变角度器件刻蚀、硬掩膜图形转移等器件工艺;
考核指标:高精度隧穿磁阻电流传感器能耗≤45mW,量程≤24mT,噪声≤4.56μTRMS @100kHz,线dB,电流范围≤1200A;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高精度隧穿磁阻电流传感器示范应用;申请发明专利≥5项。
研究内容:研究翠绿宝石晶体生长理论,建立晶体生长的温场模型,获得高掺杂大尺寸高质量翠绿宝石晶体;研究精密光学加工和高抗损伤镀膜技术,开发高损伤低吸收的高质量紫外激光元件;研究高稳定性高光束质量自倍频晶体黄光激光技术,获得高效率黄光激光泵浦源;研究深紫外种子源激光器稳定可靠运行的机理,建立热透镜模型,优化激光器腔型和结构设计,开发248nm全固态深紫外种子源;实现小型化全固态高质量248nm激光种子源的工程化和产业化。
考核指标:翠绿宝石晶体棒直径≥10mm,长度≥120mm,吸收≤50ppm,消光比≥30dB;元器件增透膜损伤阈值≥5J,吸收≤50ppm,剩余反射率≤0.1%;泵浦黄光激光光源采用连续工作模式,输出功率≥3W;翠绿宝石晶体248nm激光种子源采用脉冲工作模式,重复频率4000Hz,输出功率≥1W,光束质量M2≤1.5,功率稳定性3%,波长可调谐;建立年产能不少于50台的248nm激光种子源示范生产线,在至少一家下游整机厂家实现应用;申请发明专利≥5项,制定国家/行业/团体标准≥1项
研究内容:针对智慧家庭领域知识碎片化严重、场景自适应能力差、业务赋能效率低的问题,开展生成式AI在智慧家庭领域的关键技术探讨研究。研究基于大模型增强的垂域知识柔性迁移技术与交互框架,实现与全国产化AI芯片及配套软硬件系统的适配;研究适应智慧家庭的需求感知与场景自动生成技术,开发场景自生成与自编排引擎,支持多模态内容与场景的解构与生成;面向智慧家庭全周期全业务应用,构建面向业务服务新范式的柔性迁移模型,开发支持自感知、自学习、自进化的领域知识库/模型库/工具集,形成面向智慧家庭领域的多模态生成式服务平台,开展智慧家庭全产业链自主可控集成应用示范。
在垂域模型上集成引导交互框架,构建专用模型,平均准确率>90%,平均交互时长≤3秒;建设专业领域的知识库/模型库,覆盖2B端、2C端业务,覆盖家电设计、营销、售后、服务等场景不少于10个,训练总数据量达到100T,模型参数量在60亿以上;建设支持提示学习精调、量化、压缩工具不少于15个,大模型基于国产化算法框架开发并能够深层次地融合全国产化AI计算芯片及相关国产化配套硬件,建设支持单配置文件实现数据并行、模型并行、流水线并行等并行化训练;支持检测、分类、识别、检索、分割、图像生成、图像修复、数据标注等至少8项任务,其中,智能视觉识别类任务单张图片平均响应时间≤2秒,mAP>90%,搜索类任务召回率>90%,生成图片主体、氛围、清晰度可定制;具备不低于3种模态的基于需求的内容与场景生成能力,上线个及以上具体产品,并实现业务效率水平提升50%以上;完成备案,并在模型开发、模型能力、模型应用等不少于2个维度通过国家级大模型认证测评;主导制定至少1项标准,申请发明专利10项以上;转化应用实现智慧场景日活大于500万次,家庭智能设备绑定数大于1.2亿,智慧家庭模型算法交互数超2000万次,实现智慧家庭能效提升15%。
研究内容:针对AIGC技术难度大且训练成本高、AIGC基础计算平台工程挑战大、AIGC需要结合制造业场景落地产生业务价值等问题,通过对大模型算法、工程、服务化等技术的研究,建成面向制造业的AIGC平台。构建技术结构先进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低的AI工业大模型,提供高质量的样本数据生成、标注图片生成、任务编排等功能;搭建针对工业大模型的AI生产平台,从算力的调度、训练的并行、网络的裁剪调优、增量学习等方面实现模型训练和测试;建立集成生成能力的AIGC服务化平台,抽取AI大模型的子模型进行部署,为制造领域多场景提供样本图片生成、标签生成、产线布局生成、对话式企业内搜等服务。
AIGC工业大模型:研究Vision Transformer自监督学习技术、大模型+制造业小样本学习技术、子网络裁剪与低成本部署技术;发布AIGC工业大模型,参数量达到百亿级别,有基于大模型的制造业行业场景应用落地,大模型支撑的对应功能实现比重80%。针对工业大模型的AI生产平台:研究异构算力调度技术、计算加速技术;研发完成针对工业大模型的AI生产平台,降低硬件使用成本50%,提升训练速度90%。适配多场景的AIGC服务化平台:研究高性能推理技术、服务高可靠技术、服务高扩展技术;适配多场景的AIGC服务化平台发布并正式服务,服务可用性95%,平台承载模型数量超越1000个。实现场景示范应用≥3个。申请发明专利≥10项。
研究内容:针对智能装备联网与工业应用上云场景缺少边缘动态授信、公域资源无可证跟踪、端云非一致性安全链路、云化应用暴露风险等问题,重点突破工业云化资源访问的主被动交互特征动态信任识别技术和面向差异化端侧行为的边缘轻量化授信接入、工业云化资源动态跟随与数据血缘关联生成访问控制、基于多端数云结合可信链的数据流转链路构建与监测、工业云化资源跨域协同多应用可信访问等关键技术,构建基于端云数据全流程轨迹描述的自主定级与分级治理平台,实现以实时行为度量和身份权限更新为鉴权策略的端云协同安全防护机制,研发网联装备端侧授信网关和多点部署的云化资源分域分治安全代理,形成面向工业软件即服务的托管式安全体系,在典型行业平台和工业应用系统开展云化资源安全治理与防护服务应用示范。
研发面向工业云化平台的边缘动态授信安全关键技术与网关设备,支持网联装备身份可信要素维度≥
≥95%;研发基于服务动态开放的云端安全代理,支持云化代理服务单节点并发连接≥5万个、新建连接≥2000个/秒;研发云化资源安全治理服务平台,支持云化资源分级治理能力覆盖云化应用类型≥5种,支持接入源类型≥10种,自动化标注规则≥2000种,标注准确度≥95%,云化资源安全审计事件处理性能≥1000个/秒;云化平台满足多节点协同部署需求,支持接入点≥10个,示范应用覆盖装备制造、传感物联、医疗设施等行业场景≥5个,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5项。技术成熟度:项目实施期结束后不低于10级(销售级)。
针对工业互联网底层设备通讯类型多、控制复杂度高、行业机理模型沉淀差、设备控制用操作系统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应用效果不佳的现状,研发基于自主设计芯片的工业互联网装备控制管理系统国产化平台,实现工业控制领域从计算机平台、工业操作系统和工业应用软件的完全自主、安全、可控。具体需求目标如下:
70℃,震动3~5GRMS,电磁干扰EMI-RE 30MHZ~1GHZ,防护等级IP65,噪音≤45db;支持7×24小时稳定运行,MTBF 80000小时;②研发基于微内核、高实时、安全可靠的自主化工业操作系统,覆盖国产CPU芯片平台数≥3个,可靠性≥99.99%,故障恢复时间≤2秒,平均响应延迟≤100微秒;
③研发基于抽象设计、动态扩展及智能适配的设备驱动和工业通信中间件,主流工业通讯协议数≥25个、支持工业外设接口数≥10个;
④研发基于协议审计、行为诊断、主动防御技术的系统级工业通信安全模型,系统预警延时≤3秒;
⑤研发基于快速构建GUI、动态建模、智能交互技术的工业应用软件开发平台,行业机理模型≥5个,数据压缩算法1套,数据存储系统1套,工业软件模型≥5个
⑥示范应用:在橡胶工业、装备制造、汽车部件等行业实现场景示范应用≥3个;
研究内容:针对面向虚拟现实应用的数字人重建与驱动技术成本高、效率差、精度低等难题,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模态虚拟数字人平台,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精度数字人快速生产。1.研究多元表征模型与协同优化机理,形成稀疏视点多模态数字人重建技术,解决单一表征难以兼顾精度与鲁棒性问题,支持单图片、多图片、视频流进行数字人快速低成本重建;2.研究人体参数化模型及姿态估计优化,形成多模态数字人智能动作驱动解决方案,解决常规三维姿态识别与非刚性动作捕捉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支持稀疏视点相机及单相机人体实时驱动;3.研究高精度表情识别与形状解耦的表情迁移,形成多模态数字人智能表情驱动解决方案,解决虚拟数字人表情识别与驱动中形状耦合与表达精度低的问题,支持单相机及语音数字人实时驱动;4.建成多模态虚拟数字人生产平台,在数字政务、办公会议、工业制造、媒体社交等细分行业领域,面向“元宇宙”的数字场景进行示范应用。
数字人重建方面,支持多类型(单图片、多图片、视频流)重建平均几何重建精度达到1cm以内,纹理均方根误差MSE≤9;数字人身体驱动方面,满足实时驱动平稳,模型驱动效果关节处无扭曲、无体积塌陷、无异常凸起,静止抖动误差≤5mm,行走抖动误差≤10mm,全身驱动渲染帧率≥25FPS;数字人表情驱动方面,支持语音驱动,单相机驱动视角范围支持偏航角±90°,俯仰角±45°,面部驱动帧率≥30FPS,支持嘟嘴、鼓腮等极限表情;形成1套虚拟数字人平台, 在数字人客服、数字人导播、虚拟发布会等面向“元宇宙”的数字场景领域进行≥3项示范应用,构建应用案例≥10项;申请发明专利≥10项。
研究内容:针对开放场景下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治理过程中协同率低、信息交互少、联合治理难度高等问题,开展多维度数据感知与去噪技术探讨研究,实现动静态交通多维度数据感知及低质量视频数据处理;开展多模态学习技术探讨研究,打通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间的信息交互,实现动静态交通融合治理;开展时空关联挖掘和时序预测技术探讨研究,实现动静态交通之间的协同关联感知及对未来交通态势的可靠预测,建成动静态交通协同治理平台,提升动静态交通协同治理水平。
考核指标:在同侧多维度感知相机安装横臂1米、车牌像素值区间为70~600、感知相机法线与行车方向夹角区间为0°
65°的条件下,道路泊位停车识别准确率≥98%;单画面支持跟踪检测不少于60辆车;车流量监测准确率≥95%;未来车流量预测准确率≥90%;NIQE分数提高10%以上;建立动静态交通协同治理平台,场景全域覆盖不少于1个区县级地域;在不少于5个重点治理路段实现拥堵指数下降10%以上,车辆寻泊时间降低20%以上;申请发明专利≥5项。技术成熟度:项目实施期结束后不低于10级(销售级)。
(14)基于AI的新一代轨道交通智慧运维服务系统研发及示范(揭榜制)
需求目标:针对轨道交通传统运维中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服务精准化程度不高、维修可靠度很难保证、传统设备系统智能化和认知交互水平不高等问题,研发基于AI的新一代轨道交通智慧运维服务系统。
①研发基于“云-网-端”架构的云端智能轨交机器人系统。突破传统机器人本体无法承载完成复杂场景工作的AI计算限制,建立可以同时支持1000台以上机器人,不低于3种类型机器人,延时低于200ms的“云-网-端”人工智能协同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可同时支持多种异构机器人实现复杂工作。
②研发生成式轨交运维服务系统。构建基于轨交大模型的异构服务体系,突破传统服务模式,实现以自然语言交互形式动态联排业务模块,支持轨道交通故障维修、巡检作业、应急处置、知识服务等≥20个应用场景跨平台跨业务的智能服务。轨道交通有关问题服务覆盖率≥95%,行业问答准确率≥95%,安全指标关键信息准确率达到100%,文本问答响应时间≤2s。
③构建基于强化学习的数字孪生平台。突破传统机器人训练成本高、环境适应度低等限制,结合轨道交通作业场景,构建数字孪生环境和至少3种机器人数字孪生智能体,通过虚实结合、技能迁徙,完成机器人智能成长。
④研发轨道交通多模态模型。突破传统互联网AI小模型的单一模态限制,实现文本图片多模态输入和精细反馈,形成更好的上下文预测范式,建立多模态推理能力,构建参数≥70亿,token≥1.2亿,行业数据≥35万条,对线万条的多模态大模型,并可基于人工反馈不断优化。
⑤示范应用:基于轨道交通的运维场景,接入运维数据和有关标准文本,实现至少2个车站的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聚焦智慧能源管控需求,突破大块数据分布式存储与就近应用访问技术,构建“湖仓一体”的能源数据治理体系,保障数据逻辑统一、分布存储、相互连通;突破离散符号表示的知识驱动与高维空间向量表示的数据驱动融合技术,实现设备正常运行情况的预测预警、能源监控度量、异常问题发现等场景下的知识抽取与管理,构建“双轮驱动”的能源调控方案优化体系;研究融合机理知识的数据仿真推演技术,实时空间计算方式,构建数字孪生底座,打造集能耗监控、智能决策、设备运维与碳管理为一体的能源管控数字孪生可视化系统。
研发智慧能源管控平台软件1套,实现“湖仓一体”数据管理、“数据+知识”双驱动的能源调控、融合机理知识的数字孪生可视化系统。每秒接收数据量≥100万条,实时数据接口响应时间≤0.5秒,历史数据接口响应时间≤5秒,ETL实现毫秒级实时数据同步,实现内置设备驱动数≥1000套;部署 AI 模型不少于20种,模型计算并发数量≥600路;知识图谱中实体数量≥150个,关系数量≥70条;设备异常检测精确率≥90%,预警响应时间≤5秒。
以机场、化工园区等为典型场景,覆盖相互连通、一体化管控的能源站点不少于3个,服务不少于100万平米场景区域。实现能源消耗降低5%以上,运维成本减少6%以上。制定行业/团体标准不少于1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
研究内容:针对家电再循环产业面临的回收产品追溯难、产品拆解水平低、全流程管控效率低等问题,研究基于区块链的家电产品回收再利用可信追溯技术,实现信息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研究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家电拆解过程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家电拆解过程中所有的环节的智能监测和识别;研究基于数据驱动的家电产品回收再利用全流程管控优化技术,实现家电产品再循环全流程的协同优化;研发基于工业互联的家电产品再循环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并开展应用示范。
研发家电产品再循环数据可信追溯工具,实现数据上链存证≥98%;研发产品拆解过程智能识别工具,人员拆解行为自动识别率提升≥20%,拆解材料分级分类识别的准确率提升≥20%,具备智能拆解模型≥5个;研发全流程管控优化工具,家电产品回收再利用全流程效率提升≥5%;形成基于工业互联的家电产品再循环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1套,具备家电回收管控、分拣管控、拆解管控等功能,覆盖家电回收种类5种以上,在青岛家电拆解公司进行应用示范,覆盖网点≥1500个,累计拆解家电≥60万台;申请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项。
:围绕信息化环境治理中遥感水体监测快速准确获取的实际应用需求,针对遥感水体监测中高分影像处理自动化程度低、算法精度差、多源信息融合性能差等问题,研发基于国产高分遥感多星融合的水体智慧监测系统。具体需求目标如下:
①研发基于国产高分卫星水体遥感图像增强与多模态融合的水域智能识别系统。开展多源多模态遥感数据融合、训练方法与网络结构设计、损失函数优化、遥感水体图像语义分割方法等技术探讨研究,解决当前遥感监测水域图像样本数量差距大、地物要素定位不精确、边缘语义表征困难等问题,融合遥感图像场景≥4种:日间、夜间、背光、雾霾;融合遥感图像种类≥4种:可见光、红外、高光谱、SAR;目标关联准确率≥85%,水体边缘分割性能≥90%,水体整体分割性能≥90%,水体识别准确率≥85%,检测效率优于5秒/帧(帧尺度为7500×5000的图像),形成水域边界动态监测产品。
②研发基于深度学习的黑臭水体与富营养化水体识别系统。开展基于融合数据的自适应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设计、深度特征智能提取技术、低信噪比情况下黑臭水体与富营养化水体识别技术等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形成高分环境遥感综合产品≥2种:黑臭水体识别、水体富营养化识别等产品,筛查准确度≥80%。
③研发基于国产高分遥感多星融合的水体智慧监测系统,系统具有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统一汇聚与融合解决能力,可构建业务流程体系并开发相应功能分系统。遥感监测产品等数据处理与生产能力不低于1TB/天,数据引接支持≥20种,格式文件数据解析≥10种,数据查询效率100万条记录/秒,空间数据查询效率10万条记录/秒,系统支持在线并发访问用户数量500个,在线秒。
研究内容:针对丙硫菌唑合成氯化反应、格氏反应、氨化反应、氧化反应等高危反应工序现有釜式反应存在的产品纯度低、反应选择性差、质量不稳定、三废多、安全风险隐患大、能耗高等问题,通过反应机理研究及流场模拟,设计高效传热、传质、防堵的连续流反应器;研究反应设备与连续流工艺条件匹配技术,进行多目标优化;结合物料流动状态,研发连续流精确进料系统、反应预温系统、精确温控系统、反应淬灭系统、实时监测系统,实现对工艺过程精准控制;对丙硫菌唑中间体进行连续精馏过程攻关,形成关键技术;对连续化反应、连续化精馏及精准控制管理系统进行过程强化及技术集成,形成系统工艺包,在丙硫菌唑原药生产装置上进行产业化应用与示范。
对丙硫菌唑合成氯化反应、格氏反应、氨化反应、氧化反应等高危反应工序开展反应机理研究,形成反应的热力学、动力学研究报告;设计高效连续流反应器,反应器传质系数≥0.01kmol/(m2
2·k),换热比表面积≥4.2~10.5m2/110L; 2-氯-1-(1-氯环丙基)-乙酮连续精馏装置产能达到年产3600吨规模,产品纯度≥95%,精馏收率≥93%;强化及集成连续流反应装备、连续精馏装备及精准控制管理系统过程,形成工艺包,在年产10000吨丙硫菌唑原药生产装置上进行产业化应用与示范,连续运行3个月以上。丙硫菌唑原药含量≥98%;产品收率≥40%;原料单耗降低10000元/吨;降低能源消耗20%以上;减少废水排放30%以上。申请发明专利≥10项,授权≥3项。制定行业/团体标准2项以上。技术成熟度:项目实施期结束后不低于9级(系统级)。
研究内容:针对新一代除湿/控湿智能家电用转轮核心材料与技术被国外垄断的问题,研发具有轻质、节能的新型家用除湿转轮部件。研究低温再生除湿分子筛制备及改性技术,通过对分子筛晶体特性与表面化学性质的定向调控,实现高吸附容量、低脱附能耗分子筛除湿吸附剂的开发;研究基于无机纤维的蜂窝状载体成型工艺,开发低密度、高能效的新型家用除湿转轮基材;研究转轮涂覆、烧制配方及工艺,通过智能化除湿转轮生产设备的开发,提升转轮模组产线生产效率;完成转轮除湿/控湿系统在家电领域的系统集成与优化,实现规模化应用。
除湿转轮亲水分子筛结晶度≥90%,单位质量吸水率≥32%,200℃脱附再生率≥92%;基材部分壁厚≤0.25mm、克重≤25g/m2
3,转轮表面抗压强度≥150kPa;涂覆上载密度140±15kg/m3;转轮除湿能力≥200kg/(m3·h),除湿设备单位电量除湿量≥450g/(kW·h);建成除湿转轮成型示范生产线万件,实现除湿转轮在智能家电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申请发明专利≥4项。技术成熟度:项目实施期结束后不低于11级(盈亏级)。
聚焦面向汽车轻量化的热成型技术被国外垄断、国内高强度钢性能不稳定等问题,研发轻量化薄涂层镀锌锰硼高强度钢,突破镀锌锰钢涂层配方关键技术;研发间接淬火控制技术,实现传统间接热成型生产的基本工艺升级换代,解决传统间接热成型产品质量不稳定、强度不可控、形状不可定制等难题;构建媒介式淬火数据控制模型,经过控制流体流量、接触面积、流量时间等反应条件,满足多种强度车身热成型产品的精准定制;构建国内首条面向汽车主机厂及零部件厂商的间接热成型生产线。考核指标:
开发出轻量化薄涂层镀锌锰硼技术配方,实现国产钢材达到抗拉强度Rm1300-1700MPa,屈服强度Rp1000-1300MPa,断裂伸长率A80/50≥5%,维氏硬度HV416-516HRA,洛氏硬度HRC43-50.5HRA,弯曲度≥43°,接触电阻≥1.5mΩ,锌层厚度达到20-30µm。构建媒介式间接热成型淬火数据控制模型,实现汽车底盘护板、门梁等不少于10种热成型金属零部件典型应用;建设国产化间接热成型生产线万件。申请发明专利≥3项,制定行业、团体标准≥2项。技术成熟度:项目实施期结束后不低于11级(盈亏级)。
研究内容:针对轨道交通等领域高温、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对封装材料导热性能、机械强度、可靠性提出的更加高的要求,重点研究采用AMB活性金属钎焊工艺生产的氮化硅覆铜基板制造技术。开展高纯度活性焊膏制备技术探讨研究,获得元素分布均匀、氧含量低、洁净度好的钎料粉体及焊膏;开展铜/氮化硅接头残余应力控制技术探讨研究,实现对界面组织反应的控制,制备出低残余应力、高铜层结合强度的覆铜基板;开展氮化硅AMB覆铜基板成型制造与服役性能检验测试技术探讨研究,获得质量检验及性能评价标准。完成第三代半导体用氮化硅AMB覆铜陶瓷基板产品研究开发,建成生产线,实现对氮化硅AMB覆铜基板的国产化替代。
考核指标:氮化硅AMB覆铜陶瓷基板尺寸达到138mm×190mm,剥离强度≥15N/mm,空洞率<1%,翘曲率<10‰,-55℃/150℃/15min热循环3000次后铜层不出现剥离;活性钎料中氧含量≤500ppm,液相线万片的氮化硅AMB覆铜陶瓷基板生产线,实现在轨道交通领域终端产品上的实际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高性能单双壁碳纳米管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开发基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的高性能、低成本单双壁碳纳米管量产技术。研发稳定控制等离子体加热功率、金属催化剂浓度和催化剂补充的方法,控制单双壁碳纳米管纯度和产率;研究连续收集膜状单双壁碳纳米管成品方法,解决产物堵塞出料管道问题,实现连续化生产和收集;研究单双壁碳纳米管分散方法,实现单双壁碳纳米管在油性、水性和树脂等介质中均匀分散和稳定保存。
考核指标:开发基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单双壁碳纳米管量产技术,制备的单双壁碳纳米管平均管径<3nm、比表面积>800㎡/g,拉曼G/D>80,原始纯度>80%,提纯后纯度>99%,提纯后粉体制造成本<3000元/kg,分散后30天内粘度反弹<50%。在至少5家锂离子电池客户形成产品应用;项目实施期内实现5吨以上的单双壁碳纳米管销售。
需求目标:针对当前工业级无人机对长续航、高功率密度动力源的需求,开发小型化、轻量化氢能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解决传统锂电池无人机航时短、耐低温能力差等问题。采用创新型工艺研制新型燃料电池电堆,开发国产化电堆控制器,开发高效的DC-DC稳压能量管理系统等核心部件,解决影响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轻量化和耐久性等工程问题。
①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额定功率≥1.5kW,峰值功率≥2kW,系统电效率>45% ,单次航时≥150分钟,常规使用的寿命≥3000小时,实现在-20o
2;④控制器重量≤50g,控制器芯片国产化率100%,能量管理系统转换效率≥95%;
研究内容:针对目前主流电化学储能元件锂离子电池功率密度低,无法大倍率充放电且循环寿命短的问题,从正负极材料-体系相容性-极片设计-结构开发-仿真和试验验证等方面开展研究,开发倍率特性优异、安全、低温特性好、循环寿命长的钛基超级电容器单体,开发集成技术,实现在风电变桨、电网调频、新能源汽车启停、混合动力汽车等高功率储能场景的应用示范。
单体容量≥50Ah,质量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80Wh/kg,体积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170Wh/L,功率密度≥5kW/kg;低温-30℃下10C放电容量保持率≥60%,高温70℃下10C容量保持率≥100%;5分钟能充电至额定容量的90%(快充),10C放电容量保持率≥95%;10C充放电循环寿命≥40000次。产品至少有2个以上储能行业应用案例。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
申报项目和单位须符合上述申报领域方向和《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青科规〔2021〕16号)、《青岛市科学技术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青财科教〔2021〕21号)、《青岛市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青科规〔2021〕19号)的有关要求,同时还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此次申报项目为青岛市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类项目(以下简称“攻关示范类项目”)。项目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节能减排、环保、安全等要求,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产业上有引领示范,具备实施条件。
(二)申报单位须为在青注册一年以上(注册日期须在2022年9月30日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项目申请的市拨经费,经营状况良好,有较强的研发实力、规范的运营管理、健全的财务制度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以及良好的社会信用。申报企业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和实施条件,知识产权明晰,具备核心技术和配套资金保障。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由企业牵头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组织实施。近3年内有验收不通过的市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不可以申报。
(三)申报单位要对申报材料的科学性、有效性、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经审核发现申报材料有不实情况的,取消申报单位项目评审和承担资格,并记入科研诚信档案。
(四)申报项目须明确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具有领导和组织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能力,科研信用记录良好。有超过1项(不含1项)在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正常参加2023年验收的项目除外)。参加过相关指南咨询论证的专家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小组成员申报。鼓励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和女性科学技术人才热情参加项目申报。
(五)联合申报须签订联合申报协议,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知识产权和利益归属、合作经费(包括自筹经费)的额度和来源等。
(六)申报单位为科技统计调查纳统单位的,应提供上年度研发统计填报材料。规上工业、服务业、建筑业企业为2022年度《企业研发项目情况表》(107-1表)和《企业研发活动及相关情况表》(107-2表)。企业上年度研发投入为零或规模以上企业未按规定在相关统计系统填报的不得申报。
(七)申报单位应依照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强化项目、人才一体化推进,积极引进、培养人才,并在项目申报材料中明确人才引进培养目标。同时,应积极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并在项目申报材料中明确科研助理信息。
(八)若申报项目涉及科技伦理、科技安全、保密等有关问题,申报单位理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伦理准则和保密要求。
(九)落实“绿色门槛”制度。按照《关于深入推动财政涉企资金“绿色门槛”制度的实施建议》(鲁财资环〔2022〕29号)要求,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在申报项目时,须对照“绿色门槛”制度进行自查,并就是不是满足制度要求做出书面承诺,填写《“绿色门槛”制度落实企业自查表》(附件3);区(市)科技主管部门需会商有关部门,对申报项目公司进行“绿色门槛”审查,审核检查通过的填写《“绿色门槛”制度审查意见表》(附件4)并盖章,予以推荐上报。
(十)揭榜制项目对揭榜单位无注册时间要求,对项目负责人无年龄、学历和职称等要求。
(一)青岛市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类项目执行期一般为2年。集成电路产业领域项目可适当延长,一般不超过3年。
(二)财政资金支持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度的50%。市拨经费低于申报数额时,不足部分由承担单位自筹解决。自筹经费为项目申报单位或合作单位为本申报项目提供的货币资金(不含各级各类政府资助资金);其他配套可以是支撑本申报项目的房租、土地、货币资金等各类配套条件。
(三)2024年项目和资金额度将根据年度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预算情况做统筹安排。采取无偿资助(分期拨付)或里程碑节点考核结果等方式给予支持。
1.申报单位使用“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服务平台(试用版)”(),已有账号的,输入账号密码登录;没有账号的,申请注册账号,经本单位项目主管单位审核通过后即可登录系统,进行网上申报(推荐使用火狐、360、谷歌浏览器登录,请勿使用IE浏览器)。申请注册后,请及时联系主管单位做账号审核。
登录后,点击“申报指南”—选择相应的申报通知,点击“申报”,选择相应方向,(如,产业集群培育专项—强链计划—装备制造领域—XX方向),网上填报。
网上填报后,提交上传项目依托单位及项目负责人诚信承诺书、项目绩效目标表、上年度研发统计填报佐证材料、技术成熟度自评报告、“绿色门槛”制度落实企业自查表(附件3)和有关附件材料。网上填报的项目申报书将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申报系统注册成功后,请妥善保存登录名和密码,以便随时进入系统查看项目申报及任务书签订、项目管理等情况。
申报单位须于系统申报开放时间(2023年9月26日16:00至2023年10月17日12:00)内完成在线申报提交。申报材料及推荐函均按时提交的,方可视为完成申报;其余情况均视为未完成申报。
2.项目申报书格式、技术成熟度自评报告模板、项目依托单位及项目负责人诚信承诺书和项目绩效目标表可在申报系统中下载。
3.项目申报单位可选择提供知识产权证(包括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查新报告、检测报告等证明材料扫描件上传系统。
请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申报材料来初审,并通过系统下载审核通过的项目清单,生成推荐函(附件2),将推荐函和“绿色门槛”制度审查意见表(附件4)加盖公章的电子扫描版于2023年10月18日17:00前上传系统。项目主管部门对所推荐项目的真实性负责。
“绿色门槛”制度落实企业自查表.docx4.“绿色门槛”制度审查意见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