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式换热器2型非间接接触换热是指高温介质与低温介质非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过程,此两种介质可以为相同物质,也可以不同。早在1900年出版的Hausbrand编著的《蒸发、凝结和冷却装置》一书中,就提出了非间接接触式换热的概念,实际上非间接接触式换热也早已应用在我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冷却塔、淬火、分馏、海水淡化和废热回收等。
对非间接接触冷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静止液层中饱和及过热蒸汽气泡的冷凝过程的研究,而对于本课题所涉及的填料塔内气液接触冷凝过程则很少有人研究,甚至对液体表面蒸汽冷凝的研究也很少。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近十多年对此方向的研究。
在1995年,Bontozoglou和Karabelas改进了对填料塔式非间接接触冷凝器的分析,对一个微分控制单元进行了能量和质量平衡的分析,得出了局部的传热和传质系数。此传热和传质系数采用了渗透理论来关联。
2000年,王一平等人开发了直接接触式环流换热器。实验表明,平均体积换热系数随着工质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平均传热温差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工质的不断气化,两相间的温差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导致了轴向上的体积换热系数随上升高度的增大而逐渐下降。并在实验的基础上从单个液滴气化传热的机理出发,推导出体积换热系数分布的表达式及平均体积换热系数的准数关联式。之后,王一平等人又对水与分散在水中的戊烷液滴之间的换热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体积换热系数随着初始温度和连续相流体流速的增大而增大,而分散相的流速则对体积换热系数影响不大。
在同一年里,章学来等人对非间接接触式蓄冷系统来进行了实验研究,其参与换热的介质为水与R123。研究表明,蓄冷罐内体积换热系数随罐内水温的下降而减小,随罐内水位的升高而降低,随初始水温的增加而减小。制冷节流阀开度立了两个塔,其中一个顺流换热一个逆流换热。研究根据守恒定律,建立了一维模型,用来描述冷凝器不同阶段的温度、湿度和冷凝速率,根据结果得出逆流冷凝比顺流冷凝效率高15%。而当水锁发生在填料床层中时,冷凝换热的效率降低。当用高速摄像机观察时发现,此种现象可能在任何操作条件下发生,其主要是由填料表面的润湿特性决定直接式换热器2型
主营产品:反应釜、螺旋板换热器、化工填料、列管冷凝器、切片机、回收塔、蒸发器、甲醇回收塔